(教学科研部 刘铁)5月14日至15日,副校长周伟率队前往上海立达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进行学习交流,人力资源部部长尹静、教学科研部部长刘铁和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曹树进随队参加。


两所兄弟院校对周伟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大家在高校数智化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产业学院建设、微专业建设管理和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与认定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和具有建设性的交流和探讨。
在高校数智化建设方面,与会各方达成共识,应做好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夯实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推动教学与科研创新,着力资源整合与生态合作。数智化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实用性与性价比,通过“小步快跑、持续迭代”实现弯道超车。同时需平衡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避免技术凌驾于教育本质之上。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交流中一致认为,应重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导向”,落实产教融合、打造利益共同体,加快师资革命、构建“双师双能”队伍,创新评价体系,推动多维能力认证。应依托机制优势,通过构建“需求—培养—就业”闭环生态,打造具备各自特色的敏捷教育模式,选择优势专业开展试点,形成可复制的“标杆项目”,逐步推广。同时注重数据积累,建立人才培养大数据中心,为持续优化提供依据。
在产业学院建设方面,各方研讨认为,应把握国家教育改革窗口期,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生态系统。通过轻资产运营、数字化赋能和机制创新,实现从“跟跑企业”到“伴跑产业”的转变,最终形成自我造血的产教融合新范式。
在微专业建设管理方面,大家一致认为,微专业建设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灵活性和应用性为核心,通过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和动态管理,形成“小而精、专而强”的特色教育模式。同时,注重品牌建设和政策支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赋能学生职业竞争力。
在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与认定方面,经过深入探讨后一致认为,可以从能力维度、资质维度和成果维度进行三维评价,并实施动态认证机制,在政策激励和资源支持方面狠下功夫,围绕地方支柱产业打造“双师特色专业群”。应把握应用型转型机遇,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抓手,通过机制创新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形成具有特色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发展生态体系。
周伟表示,通过此次学习交流,作为上海民办高校排头兵的上海立达学院和作为上海地方高校引领者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路径和办学特色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下一步学校将认真落实应用型和地方性办学基调,聚焦优势,以数智化为引擎,提质增效,办出特色,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